东女国的馈赠——丹巴嘉绒手工藏装档案化传承研究
甘孜自治州丹巴县 ,被称为嘉绒风情之乡。据考证,这里就是史书中所记载东女国的故地,“嘉绒”是“女王的河谷”之意。丹巴一带多出美人,故有地名“美人谷”, 步行于此,那盛极一时的女权王国,好似从未消失……车窗外的大渡河汹涌奔腾,墨色绵延的山川一重一掩,水绿起伏的草坪野花纷呈。美人们轻盘发髻,着长裙,衣饰古典华美,气质优雅端庄,充满古韵意味,一如从历史古国中款款走来……
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作用仅仅是保暖蔽体,在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完善中,人们将其生活习俗、精神文化、审美情趣、宗教观念等逐渐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内涵。一如远古时期人们的结绳刻契,服饰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变迁,我们对丹巴嘉绒手工藏装档案化传承研究,也正是在传承过去,记录当下,服务未来。
考究而古老的嘉绒手工藏装,无疑是丹巴美人身上靓丽的点缀。我们惊异于藏装精良的毛线竟是从简陋的德布的缺口中一点点织出的,会细细咂摸藏装花纹的无穷含义,会惊叹藏装在美人身上那神秘而绚烂的美,但令人扼腕的是,这样独特的工艺正随着历史的洪流逐渐远去……为此,我们前去寻访这历史的遗珠。
“巴惹”,相信多数内地汉族同胞都不知道是什么!它是嘉绒藏族妇女独有的头饰,丹巴县格什扎、巴旺称作“巴惹”,是嘉绒藏族妇女的普遍穿戴习俗,也是嘉绒藏族服饰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因当地居民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巴惹”上常见的纹样大多直接源于自然,如桃花、菊花、蝴蝶。可见自然环境不但影响着服饰的款式,而且对纹样的装饰主题亦有所影响。
腰带是嘉绒藏族妇女重要的服饰特征之一,使用的腰带都是自己织就。姑娘们从12岁起就要开始学织花腰带、挑花、刺绣等女工技艺,当男女定情之时,腰带还充当了定情之物。不仅如此,待到出嫁时,还以谁织的花腰带纹彩丰富,手工精细,数量多而为荣。
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但在时代快速前进的步伐中,一些手工艺像垂暮的老者,渐渐被世人遗忘于世俗之中,档案的记录使他们的身影得以留存,不被世人遗忘。作为民族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我们立足专业,探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其建立档案,以保护嘉绒手工藏装的初衷开展本次项目,希望可以为将来研究民族服饰提供一些资料。
来源:档案那些事儿
竞赛ppt展示